News 新闻中心

习近平: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2025-01-18 19:21:4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我们追求的是公平正义,而特权则是公正的反面、人民的公敌、党之蛀虫、国之毒瘤。《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反对官僚主义,重在解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作风霸道、迷恋特权等问题。”习近平强调:“反腐倡廉建设,还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图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主席台上。一、反对特权是党的历来主张

  什么是特权?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就是“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利”。特权就是个人或小集团在政治上经济上凭借其特殊身份和地位所享有的超越法律制度规范的特殊权力、特殊利益。其有两大特点:一是追求权力使用的随意性,把权力看成是个人的私器,使之变为不受制约的特殊权力;二是权力占有和享受的独特性,不是把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是把它作为身份、等级、荣誉、地位和权势的一般等价物,刻意追求权力本位的特殊享受和排场。特权不仅是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而且还是社会发展的毒瘤。正如法国思想家西耶斯在《论特权》中指出的:“按照事物的性质来说,所有特权都是不公正的,令人憎恶的,与整个政治社会的最高目的背道而驰。”特权助长权力腐败、危害社会正义、破坏社会诚信、腐蚀人们思想、恶化党群关系、败坏社会风气、阻滞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水火不容,必须彻底铲除。

  

  党向来反对特权。中国共产党闹革命就是为了推翻“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旧社会,建立“大明无私照,至公无私亲”的人人平等的新社会。毛泽东同志指出:“因为我们有些干部是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人,靠资格吃饭,做了官,特别是做了大官,就不愿意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这是一种很恶劣的现象。”他警示说:“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刘少奇同志说:“一切特殊的待遇,也可以叫特权,应该取消。”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党内日趋严重的特权现象,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特殊化不只是部分高级干部,各级都有,各个部门都有”,“这不单是一个党风问题,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成了一个社会问题”。针对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表现出来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当前,也还有些干部,不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权,特权化,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党的威信,如不坚决改正,势必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发生腐化。”他还痛心地说:“有些高级干部不仅自己搞特殊化,而且影响到自己的亲属和子女,把他们都带坏了。”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习近平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他还说:“为什么要突出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群众对我们一些干部搞特殊、耍特权意见很大。这个问题,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

  

  图为:2014年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二、反对特权从领导干部做起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特权源于权力的滥用。少数权力拥有者为了一己私利而滥用权力,颠倒权力的来源、混淆权力行使的目的、模糊权力行使的范围、扭曲执政为民的理念,败坏党的纯洁性,损坏国家根基。特权大多产生于干部或特殊利益群体之中,是普通民众不能享有的权力。邓小平同志指出:“要讲特殊化,恐怕首先表现在高级干部身上”。习近平指出:“在我们的一些干部中,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从上到下的一些干部中,违规占有多套住房的,违规占有公家车辆的,以各种形式侵占公共利益的,违规侵占群众利益的,明里暗里为子女亲属升官发财奔走的,以权枉法的,不乏其人啊!这些特权现象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引起了群众极大不满。”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是反特权的重点和关键。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只要高级干部带头,这个事情就好办了”。“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习近平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抓起。主要领导干部也就是一把手,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了,把自身管好了,很多事就好办多了。”他对高级干部提出要求,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

  

  图为:2015年2月2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三、消除特权靠制约和监督

  没有监管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必然导致绝对腐败。反特权的核心是管住权力,让规范运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实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健全不当用权问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约束权力的制度建设是反特权的最基本的方法和途径。邓小平同志指出:“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一方面要全面清理衍生腐败的形形色色的特权体制和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规范约束权力的制度。党有党规,国有国法。《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党内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特权的曝光台。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用制度管住权力,用权力管住权力,保证公共权力不被异化为特权,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各级党组织应当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会影响到领导干部的舒适度。问题是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使用权力,使用得对不对,使用得好不好,当然要接受党和人民监督。不想接受监督的人,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的人,觉得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很不舒服的人,不具备当领导干部的起码素质。”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特权与党的性质、宗旨背道而驰,与人民的期盼反向而行;每一名合格党员都要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习近平指出:“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

  (本文来源:学习中国)

搜索